【国学经典·一日一字】恶(è、wù、ě、wū)

⟁ 365彩票还能玩吗 ⏳ 2025-07-21 16:59:11 👤 admin 👁️ 5312 ❤️ 166
【国学经典·一日一字】恶(è、wù、ě、wū)

恶【恶惡噁】(è、wù、ě、wū)

“恶”,繁体为“惡”、“噁”。会意字,从亚,从心。

“亚”为次,是次等的;又《说文》:“亚,丑也”,“亚”又与美相对,指丑陋的。“心”为思想、心灵。人的心本该是美好的、善良的,“亚”“心”就是次等的心,丑陋的心,是恶毒的思想,凶狠的心肠。将不好的、丑恶的、不健康的放在心上,奉为做人的准则即为“恶”。《广韵•铎韵》:“恶,不善也。”“恶”指极坏的,与“善”相对。

由本义出发,“恶”字可引申出十分丰富的意义。“恶”音“è”,做形容词,表示恶劣的、凶狠的,如恶霸、恶棍等。用作名词,意思是犯罪的事情和极坏的行为。“恶贯满盈”形容罪大恶极,罪恶之多像穿钱已穿满一根绳子,早该受到惩罚了。无论凶恶的人还是丑恶的事,都是惹人讨厌的。由此“恶”有讨厌、憎恶的意思,音读“wù”,如厌恶、可恶等。恶人所说的话、所做的事大多让人觉得恶心、难受,由此“恶”又有恶心之意,音读“ě”。繁体“噁”

从口,表示恶心得令人想要呕吐。恶人的滔天罪恶,必然震惊善良的人们,使人们惊讶于哪里会有如此恶毒之人,所以“恶”在古代还可同“乌”,音为“wū”,用作疑问词,意思是哪、何;还可用作文言叹词,表示惊讶之意。

“恶”为“亚”“心”,是“次心”,就是邪恶的心,丑陋的心,与“善”相对。所谓善,无论说话做事,都是希望对别人有好处;所谓恶,则以利己害人为出发点,有时为了害人甚至可以不利己。所以,善与恶的区别就在于心。战国思想家荀子提出著名的“性恶”思想,认为人生来充满恶欲,善只是表象,恶才是根本,并提出以礼教规范“恶仁好不仁”的罪恶天性。“性善”派则认为人生来善良,恶是后天影响所致。其实,人本身是社会的产物,初生之时无所谓善恶,社会应该做的就是使之“向善”,不要走上邪路。

“恶”读音通“厄”,厄运的“厄”。这里面有两层含义:一是如果碰到一个恶人,那就是走厄运了,肯定会招来灾祸;二是一个人遭遇厄运,身陷困境,本来不想干坏事,但是被逼无奈,只好去做一些伤天害理的事情,于是成了恶人。

常言道:“明枪易躲,暗箭难防。”口蜜腹剑、笑里藏刀、以善名行恶事是最可怕的恶。所以我们要善恶分明,不可像唐僧那样善恶不分,愚弱迁就。另外,正如俗话说的,“善有善果,恶有恶终”,“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”。一个人若总是因恶小而为之,总有一天会自食其果。来源:图生说字

来源:中国文明网

践行低碳生活 共享绿色家园行

微信编辑:侯杰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